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健康资讯 >>健康指导

健康资讯

健康指导

【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】养护生命

发布时间:2015-10-22 浏览次数:
字号: + - 14

人能长命百岁吗? 

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身体健康,长命百岁。从理论上来说活到百岁是完全可能的,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关于百岁老人的报道,然而岁月不饶人,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衰老,毕竟百岁老人只是少数。作为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,在身体各项机能和免疫力都逐步下降的时候,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养生保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身体,平衡膳食,稳定情绪,完全可以达到长命百岁,延年益寿的目的。 

 

有哪些因素影响人的寿命? 

影响人寿命的因素是很多的,比如遗传、性别、天灾人祸、战乱等,这些是不可改变或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;而性格、疾病、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(饮食习惯、营养、运动、爱好)等,是可改变的影响因素。 

 

什么是养生? 

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道教书籍《庄子》,养生也叫摄生、保生、寿世、道生。从字面理解就是“养护身体”,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,比如运用饮食、运动、针灸、按摩等方法以推迟衰老、达到延年益寿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。养生属于中医学特有的概念,通过养生使人们达到免疫力提高、少生病、适应力与抵抗力强、体魄强健和精力旺盛的状态。 

 

为什么“养生要先养心”? 

下士养身,中士养气,上士养心。从中医角度来说,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,是养生的核心和关键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说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”意思是说心在脏腑中属首要地位。人的心神功能包括脑和心的综合体,反映了人的情绪变化,因此调控好心态,包括思想、情感、情绪、意念等等,保持平和宁静、乐观豁达的心境,才是养生的要旨。 

 

为什么“笑一笑,十年少”? 

俗话说“笑一笑,十年少,愁一愁,白了头”,性格爽朗的人善于发现快乐,经常开怀畅快地笑一笑可以放松心情,愉悦身心,他的心态是积极而健康的。性格忧郁的人遇事总是怨天尤人,唉声叹气,过早地衰老,他的心态是消极而悲苦的,人们应该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面对人生,才能拥有健康。 

 

为什么说“家和人寿”? 

家庭和睦可以使人健康长寿,这其实不难理解。家庭和睦了,才会不生气,生气不但伤心,而且伤身体,俗话说,百病皆生于气,如果家里天天吵吵闹闹,永无宁日,作为老人,不但很难保持一颗平静而宁和的内心,而且还会因为心情郁结、沉闷,导致疾病的发生。在相当多的长寿老人中,家庭都是和睦美满的,夫妻之间很恩爱,晚辈很孝顺,长辈也很能体谅晚辈,大家互敬互爱,过着平凡而充满快乐的日子。 

 

老年人气虚体质如何养生? 

气虚体质老年人主要表现为经常出虚汗,没精神懒得动,懒得说话,说话说多了就没劲儿,容易呼吸短促,总感到疲乏无力。通常体型偏胖或消瘦,稍微一活动就气喘吁吁,吃的不多但是肚子爱胀气,大便软,不成形。 

这种体质的老年人养生原则是补气养气,因为肺主一身之气,肾藏元气,脾胃为“气血生化之源”,所以脾、胃、肺、肾都需要补养。平时注意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,如黄豆、白扁豆、鸡肉、泥鳅、香菇、大枣、桂圆、蜂蜜等。吃了这些食物有补气健脾的作用,另外有一些破气耗气作用的食物尽量避免,如槟榔、空心菜、生萝卜等。 

以柔缓运动、散步、打太极拳等为主,不宜做大负荷消耗体力的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。  

 

老年人阴虚体质如何养生? 

阴虚体质老年人主要表现为怕热,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,面颊潮红或偏红,皮肤干燥,口干舌燥,容易失眠,经常大便干结,体型通常偏瘦,性情容易急躁。 

这种体质老年人养身原则是滋阴润燥,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蘑菇、木耳等菌类和蕨类,瘦猪肉、鸭肉、龟、鳖、绿豆、冬瓜、芝麻、百合等。少食羊肉、狗肉、韭菜、辣椒、葱、蒜、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。 

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。避免熬夜、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。 宜节制房事,因为我们有些房事活动伤精耗液,对男女都一样。 

适合做中小强度、间断性的身体锻炼,可选择太极拳、太极剑等。 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,及时补充水分。不适合洗桑拿。 

平时宜克制情绪,遇事要冷静,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。可以用写书法、下棋来怡情悦性,用旅游来寄情山水、陶冶情操。平时可以多听一些曲调舒缓、轻柔、抒情的音乐,防止恼怒。  

 

老年人阳虚体质如何养生? 

阳虚体质的老年人主要表现为怕冷,总是手脚发凉,不敢吃凉的东西。即使炎热的“三伏天”也要穿长袖,特别是脚下穿得厚。体型通常偏胖或消瘦,性格内向安静。 

这种体质的老年人养生原则是温补阳气,平时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,比如牛羊狗肉、葱、姜、蒜、花椒、鳝鱼、韭菜、辣椒、胡椒等。少食生冷寒凉食物,比如黄瓜、藕、梨、西瓜等。 

秋冬注意保暖,尤其是足下、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。夏季避免吹空调电扇。  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,如慢跑、散步、打太极拳、做广播操。 

可以自行按摩气海、足三里、涌泉等穴位,或经常灸足三里、关元,可适当洗桑拿、温泉浴。多与别人交谈,平时多听一些激扬、高亢、豪迈的音乐,调节一下情绪,让他兴奋一下。  

 

老年人气郁体质如何养生? 

气郁体质的老年人通常表现为经常闷闷不乐,像《红楼梦》里的林妹妹一样多愁善感,无缘无故地叹气、郁闷,食欲不振,容易心慌,容易失眠。体型通常比较瘦消。 

气郁型体质的老年人养生原则是疏肝理气。平时要多吃小麦、蒿子杆、葱、蒜、海带、海藻、萝卜、金橘、山楂等,因为这些食物具有行气、解郁、消食、醒神的作用。睡前避免喝茶、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。 

尽量增加户外活动,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,如跑步、登山、游泳、武术等。 

另外,这类人因为性格上有一些自我封闭的表现,要经常有意识的参加集体性的运动,多跟其他人交往,多向别人倾诉,抒发心里的郁闷情绪。 

 

老年人血瘀体质如何养生? 

血瘀体质的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,眼睛经常有红丝,皮肤常干燥、粗

糙,一般肤色是发暗的,常出现身体疼痛,容易烦躁,记忆力也不太好,容易健忘,体型通常偏瘦,性情急躁。 

血瘀体质的老年人养生原则是活血化瘀,忌食寒凉,可多食黑豆、海藻、海带、紫菜、萝卜、胡萝卜、金橘、橙、柚、桃、李子、山楂、醋、玫瑰花、绿茶等,这些物质有活血、散结、行气、疏肝解郁的作用,少食肥猪肉等。 

早睡早起是非常重要的,血瘀主要是因为肝气不舒,子时之前睡觉才能保证肝血更新。保养的关键在春天和清晨。春季和早晨阳气生发,多做舒展活动。秋冬要特别注意保暖。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,如太极拳、太极剑、舞蹈、步行等。血瘀体质的人很适合推拿,拔罐、刮痧、放血疗法。血瘀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、呼吸困难、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,应去医院检查。 

 

老年人痰湿体质如何养生? 

痰湿体质的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面部发黄、发暗,面部油腻,多汗且粘,胸闷,痰多,面色淡黄而暗,眼胞微浮,容易困倦,平素舌体胖大,喜食肥甘甜粘,大便正常或偏软,小便不多或微混,体型通常偏胖,腹部松软,性情温和稳重。 

痰湿体质的老年人养生原则是健脾利湿,化瘀祛痰。

饮食尽量清淡,少食肥肉及甜、黏、油腻的食物。可多食葱、蒜、海藻、海带、冬瓜、萝卜、金橘、芥末等食物。 

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。 

衣着应透气散湿,容易把一些湿气散掉,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。 

 

老年人平和体质如何养生? 

如果老年人饮食正常、睡眠好、二便通畅、性格开朗,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,就是典型的平和体质。 

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,吃得不要过饱,也不能过饥,不吃冷,也不吃得过热。多吃五谷杂粮、蔬菜瓜果,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。运动上,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,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,可以适当散步、打太极拳。 

 

老年人春季如何养生? 

春天是万物复苏,生长萌发的季节,在春天到来之际,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盎然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春季养生,必须顺应春天阳气生发、万物萌生的特点。要注意春天气候多变,时寒时暖,同时人体皮表疏松,对外邪抵抗能力减弱,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去掉厚衣服,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。初春阴寒未尽,阳气渐升,穿衣时要注意 “下厚上薄” 。

“下厚”以利于春阳之气升发, “上薄”以防阳气升发太过。 

春在五行中属木,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性,因而春气通肝。在春天,肝气旺盛而升发,人的精神焕发,一定要注意养肝,护肝,肝主疏泄,喜条畅而恶抑郁。春三月是升发季节,万物始生,此时要尽量避免动怒,更不要心情抑郁,要做到心胸宽阔,豁达乐观。遵循一年四季春为首,五脏春季肝当令的原则。 

春季养肝在饮食上,要选甘、辛、温之品,清淡可口,尽量不要吃油腻、生冷、粘硬食物。由于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因此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的食品,如黄豆芽、绿豆芽、豆腐、小麦、大枣、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花生、黑芝麻、蜂蜜之类;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,摄入维生素不足,聚积一冬的内热要散发出去,所以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,如春笋、春韭、油菜、菠菜、芹菜、荠菜、马兰菜、香椿头等。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梁厚味导致内热偏胜者,还可起到清热泻火、凉血明目、消肿利尿、增进食欲的作用。对于体质过敏,易患花粉过敏、荨麻疹、皮肤病等,应禁食含异性蛋白等刺激性的食物,如羊肉、狗肉、猪头、鸡头、鱼、虾、蟹之类。 

在春光明媚、风和日立、鸟语花香的时刻,老年人更应该在户外晒太阳、散步、赏花、打太极拳等活动,以利春阳萌生勃发。同时也要注意春季风大,气候干燥,水分缺乏,应多喝白开水补充体液,增强血液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。 

 

老年人夏季如何养生? 

夏季是“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”的季节,黄帝内经提出了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观点,夏季天气炎热、酷暑难耐,人体阳气旺盛,阴气不足,是中暑、中风、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,特别是老年人因机体的冷热调节能力下降,如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、合理膳食并及时补充体液,容易诱发多种疾病。老年人在夏季更要注重养生与保健。 

夏季与五脏的心相应,气候炎热,汗液外泄,易耗伤心气,所以夏季要重视养心,养阳为夏季养生保健的关键。阳气是人的动力,在炎热的夏季,老年人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,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。 

夏天夜晚炎热,天亮时间较早,中老年人可适当晚些入睡,早些起床。另外,在夏天的午后最好能安排午睡片刻,对消除疲劳能起到重要的作用。 

注意科学饮食:①要多喝清凉解暑的饮品,如淡盐水、绿豆水、酸梅汤、菊花茶等,以补充因身体出汗造成的消耗,但不要贪食冷饮。②要常吃凉性蔬菜瓜果,如苦瓜、冬瓜、西瓜、豆芽、银耳、香蕉等,以增强体内抗毒能力,减少暑气及热毒对人体的伤害。③要讲究营养,夏季老年人需多吃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、无机盐和粗纤维的食物,如瘦肉、牛奶、豆浆、蛋品、豆腐等,以补充人体消耗。 

患有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的慢性病人,尤其是老年人,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,患有关节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。 

 

老年人秋季如何养生? 

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,秋季是一年中由热转冷的过渡季节,由于气温变化较大,空气湿度偏小,气候干燥, “肃杀之气”易侵入机体,所以古人称秋季是个“多病”的时节。研究表明,冠心病、脑溢血的发作以秋冬多见;支气管哮喘最易在秋冬交替时节发作;溃疡病、老寒腿也多发于秋季。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在“多病”的秋季里更要注意保健和养生,以防疾病,安然度秋。 

秋季气候逐渐干燥,日照减少,天气越来越凉,尤其到了深秋,草叶枯落,花木凋零,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、颓废等伤感情绪,因此,要注意调养情智,学会调适自己,要保持乐观情绪,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。 

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,阳消阴长。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“养收”的原则,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,以健脾、补肝、清肺为主要内容。要尽可能少食葱、姜等辛味之品,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。 

在秋季, 冷空气势力将逐渐加强,气温明显下降,昼夜温差增大,且 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。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,应该注意加强御寒锻炼,提高抗寒能力,以便在强冷空气和寒冬季节到来时也能够适应气候环境,避免由于气象原因诱发或加重病症,古人云: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。立秋之后,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添衣加裤,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,能穿短袖衬衫,尽量不要穿长袖;能穿单衣,尽量不加外套。

秋天宜登高远足,是登山活动的黄金季节,老年人可在户外游玩中饱览景色,修身养性。  

 

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? 

冬三月草木凋零、冰冻虫伏,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,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。因此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“藏”。 

冬季作息时间应“早睡晚起”,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。老年人体质较弱,为了营养体内元气,应提倡早睡晚起,以保证充足睡眠。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脚,使脚部血管舒张,血液循环流畅,利于入睡。衣服要和暖贴身,以防寒气袭人,损伤阳气,引起腰背寒痛。 

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。冬季虽然寒冷,但也不要终日蛰居室内。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,常到室外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,如打太极拳、练气功、慢跑、散步等。 

在冬季老年人的日常膳食应以温、补为主,宜吃一些高热量、高蛋白的食品,合理安排一日三餐,做到稀干搭配、荤素夹杂,要避免或少吃凉食、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。冬季是进补强身的好时机,饮食调配不能忽视。为了保阴潜阳,宜食谷类、羊肉、鳖、龟、木耳等食品,宜食热的饮食,以保护阳气。 

 

老年人起居如何养生? 

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,妥善处理生活细节,保持良好习惯,建立符合自身生物节律的活

动规律,以保证身心健康,延年益寿的方法,谓之生活起居养生法,又称起居调摄法。 

“起居有常”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。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,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,否则,会引起早衰与损寿。老年人起居要适应季节变化的特点,春夏季适当晚睡早起,秋季要早睡早起,冬季则要早睡晚起。 

老年人要保证足够的睡眠,一般来说每天以 6~8 小时为宜,卧床宜软硬适宜,过硬,全身肌肉不能松弛得以休息;过软,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,会引起腰痛。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,一般都主张向右侧卧,这样心脏位置较高,有利于心脏排血,并减轻负担,同时,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,右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多供血,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。晚饭不宜吃得过饱,也不宜吃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,中医认为“胃不和,则卧不安” 。睡前宜梳头,宜用热水泡脚。 

 

为什么看“养生电视节目”后,还一定要再找医生咨询? 

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,电视台里面相关的养生保健节目也是种类繁多,各种保健方法层出不穷,有的老年人认为看过电视里的专家讲解就能治好病,不用再去医院了,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,因为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因人而异,是有个体差异的。相同的疾病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,同样一个中药方也能解决好几种病症。中医治病讲究的是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,一定要和医生面对面接触,才能让医生更好得了解病情,从而采取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法。